各学院: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推进落实《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》,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能力,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党委学生工作部拟以“立德铸魂谱新篇 强基赋能锻队伍”为主题,开展系列专题培训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培训目标
全面提高辅导员素质能力,以推动辅导员专业化、职业化发展为导向,培养政治强、业务精、纪律严、作风正、水平高的辅导员工作队伍。帮助辅导员凝练工作特色,克服本领恐慌,积极探索,深入研究,培育核心竞争力,共同推动学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培训对象
全体在岗在编专、兼职辅导员。
三、培训形式
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,按照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、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、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、日常管理与赛事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。校内培训由党委学生工作部、学生工作处、招生与就业处、团委、保卫处等职能部门统一组织进行集中学习和分散培训。校外培训由省、市级有关单位主办,依托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等进行网络学习和线下培训。
四、培训内容
培训分为理论学习研究、职业能力提升、素质拓展训练三大模块,内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、党团班级建设、学业指导、日常事务管理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、校园危机事件应对、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、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内容。具体培训内容见附件“江苏海洋大学2025年辅导员培训目录”。
(一)理论学习研究
围绕党的创新理论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、辅导员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等专题,开展集中授课、专题研讨、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。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、优秀辅导员代表进行授课,引导辅导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,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,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。
(二)职业能力提升
围绕学生日常事务管理、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等核心职业能力,设计系列专题培训,坚持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,拓宽工作视野,提升工作水平。发挥辅导员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,通过模拟演练、角色扮演、小组讨论、工作坊等形式,增强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(三)素质拓展训练
以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、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、省微课教学比赛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评选等为契机,围绕理论学习与政治素养、大赛解析与基础知识、案例分析与研讨策略、心理辅导与谈心谈话等内容设置课程模块,坚持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,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探索新途径、注入新活力、赋予新动能。
五、培训学时
1. 学时要求。建立个人培训档案,新入职辅导员每年至少完成80学时培训,其他专职辅导员完成至少50学时培训,兼职辅导员完成20学时培训。
2. 学时认定。辅导员凭培训专用账号和初始密码登录PU口袋校园进行学时认定,账号密码由团委、学生工作处统一分配后发送至各辅导员办公邮箱。校内培训由培训组织部门在培训结束后上传培训名单记录学时或PU口袋校园平台扫码记录培训学时。校外培训由辅导员本人凭电子结业证书、获奖证书以及培训心得等登录PU口袋校园平台申请学时或由职能部门上传相关材料记录培训学时。
培训学时将作为辅导员年度考核评优的相关依据,未完成规定学时不得参与辅导员考核评优,积极参加培训表现优异者可参加评选辅导员培训“学习标兵”。
六、培训要求
1.高度重视,积极参与。全体辅导员需充分认识到此次培训的重要性,积极参与,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。培训期间,严格遵守培训纪律,按时参加培训,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。
2.认真总结,凝练成果。培训结束后,辅导员需认真总结培训成果,撰写培训心得,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,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。
3.加强交流,共享经验。鼓励辅导员之间加强沟通交流,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,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。通过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、经验交流会等活动,促进辅导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。
附件:江苏海洋大学2025年辅导员培训目录
江苏海洋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
2025年3月25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