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14日,江苏海洋大学“笔耕心地网络育人辅导员工作室,在A7A8—205会议室召开2025年首次工作会议。会议围绕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、工作室成员积分考核办法,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育人工作等议题展开。

锚定目标:年度计划聚焦育人实效
工作室负责人郭利介绍2025 年工作计划,列出十大工作任务。这其中,既有持续推出原创思政文章与短视频,精心打磨专栏文章;又计划举办线下读书分享会,开展 “网文进宿舍”活动,让思政教育走进学生生活。不仅如此,工作室还打算通过建立活力满满的网络社群、开展跨校共建,打造独具魅力的特色品牌等妙招,让网络思政育人影响力不断扩散。
量化考核:积分机制激发团队活力
会议审议通过的《工作室成员积分考核办法》,清晰地明确了量化评价标准,涵盖参与活动、原创成果、荣誉奖励等12项积分项目。比如说,发布一篇原创作品积10分,斩获省级荣誉积50分。年度积分将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,前5%的成员会被评为 “优秀”并给予奖励荣誉。
创新赋能:AI技术助力育人实践
围绕 “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辅导员育人工作”这个超前沿的议题,与会成员你一言我一语,深入探讨AI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奇妙应用场景。像是利用 AI 辅助内容创作,让创作灵感源源不断;优化社群管理,让社群氛围更加活跃;分析学生需求,让育人工作更贴心。未来将借助这些技术工具,大胆开展实践探索,让育人工作的精准性与互动性大幅提升。
展望未来:打造特色育人品牌
会议强调工作室将持续发力,让网络思政教育创新不断深化,通过品牌化建设与跨领域合作,让影响力 “更上一层楼”。本次会议为工作室新一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未来,工作室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、更具创意的实践,助力学生不断成长。